股票配资咨询 A股狂飙600点与你无关? 3大真相揭秘“赚指数不赚钱”的残酷现实
从4月7日最低的3040点到7月30日最高的3636点股票配资咨询,上证指数3个多月大涨近600点,涨幅接近20%,这样的行情本应是收获满满,但很多投资者却直呼没赚钱,或者赚钱体感不强。这背后,或许是“指数狂欢与账户冷清”的反差。不过这种现象并非偶然,而是入场时机错位、板块节奏踏空与历史套牢压力三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。
一、入场即遇大跌和暴跌:3300点的“甜蜜陷阱”
“924行情”成为多数投资者的入场分水岭。2024年9月24日起,A股迎来一波快速拉升,上证指数从2689点一路飙升至3674点,短短6个交易日涨幅超20%。这种“急涨行情”极具诱惑性,大量散户在市场热情高涨时跟风入场,不过,能在行情启动之初跟进的投资者杯水车薪,很多人会在相对高位追进或者10月9日至12月期间入场,而这个时期,指数的中枢大致在3300点附近。不过,这波行情并未形成扎实的底部支撑,2024年年底以及2025年之初,指数便迎来一波约7%的调整,而随后的2025年4月7日,A股遭遇“历史性暴跌”,上证指数单日暴跌7.34%,创业板指跌幅更是超过12%,超2900只个股跌停。
对于3300点入场的投资者而言,这场暴跌直接导致账户浮亏超过10%。尽管后续市场展开反弹,上证指数从低点回升500多点,但截至3636点时,较3300点的入场成本仅上涨10%左右。扣除交易手续费、印花税等成本后,实际收益所剩无几,部分投资者甚至仍处于亏损状态。这种“先深套再浅弹”的行情,让“真的没赚钱”成为多数追高者的真实写照。
二、结构性水牛下的节奏踏空:银行狂欢与科技沉寂
此前咱们讨论到,这轮行情的本质是“结构性水牛”,指数上涨主要由少数板块拉动,而非全市场普涨。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后,行情主线发生明显切换,银行、保险、基建等低估值权重板块成为拉升主力。以银行为例,2025年二季度以来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等龙头股股价持续创历史新高,银行板块整体涨幅超过15%,是此轮指数站稳3400点的绝对力量。
但多数投资者并未跟上这一节奏。4月以来,市场情绪仍停留在前期的科技股热潮中,大量资金扎堆人工智能、半导体等科技板块。然而,受海外技术封锁加剧、行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,科技股在这轮反弹中表现低迷,部分细分领域甚至出现下跌。这种“权重股拉指数,科技股拖后腿”的格局,导致投资者“手里的票不涨,涨的票没买”,完美踏空了主线行情。
三、历史套牢的“心理枷锁”:从2021年延续的解套焦虑
对于许多投资者而言,这轮600点的反弹更像是“解套之路”而非“盈利之旅”。2021年大部分时间,指数于3500点中运行,根据牛市后期大量投资者入市的历史规律,而大量的投资者的持仓成本或集中于3500点上方区域。而2021年之后,市场进入长达3年的熊市,很多人自3500点一度套牢至最低的2635点。截至2025年7月30日,上证指数回升至3636点,距离2021年的高位仍有一步之遥。
从具体资产来看,2021年高位发行的偏股混合型基金,截至2025年7月平均净值仍低于面值10%-15%,尤其是重仓新能源、消费的基金,回本之路更为漫长。个股方面,2021年的热门股如宁德时代、贵州茅台等,当前股价较历史高点仍有30%-50%的差距。即便指数接近2021年水平,多数投资者的持仓仍处于“解套边缘”,甚至部分资产仅能做到“解套浮亏”(扣除资金成本后的实际亏损)。这种长期套牢形成的“心理锚定”,让投资者对反弹的感知停留在“终于不亏了”,而非“赚钱了”,进一步放大了“体感较差”的情绪。
结语:行情认知与投资策略的双重重构
A股“赚指数不赚钱”的现象股票配资咨询,本质是市场结构变化与投资者行为惯性之间的矛盾。在注册制深化、机构化加速的背景下,结构性行情将成为常态,指数与个股、板块与板块的分化会持续加剧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需跳出“指数涨就该赚钱”的固有认知,从入场时机把控、板块轮动跟踪到套牢仓位管理进行全面优化,才能在复杂行情中真正实现收益增长。
恒正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票配资咨询 多晶硅期货价格持续走高 但上方阻力有所显现
- 下一篇:没有了